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简析及教学建议
作者:czhxzx 人气:
次 时间:2011年12月21日 星级:
在本单元之前,学生对于化学变化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还具体地学习了氧气、自然界的水和物质构成的奥秘等知识,对化学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所牵涉的化学反应均用文字表达。这种表示方法只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无法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也无法反映出各个物质间量的关系,使用起来极不方便,不利于深一步学习化学。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入门的三种重要化学用语,掌握了它们才有可能学好化学。前两者前面已经学习了,为本单元的教学作了准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就可以从量的角度了解化学变化,解决用文字表达不方便的问题。
初中三年级的学生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他们的心理发展阶段由图像把握向符号把握发展,但还处于一种过渡时期,仍须依赖具体形象或图象的支持,才能认识事物,明白事理。学生对《化学》这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接触仅两个多月,积累的化学知识有限,加之第一次从量的方面研究化学反应的规律,知识和心理准备都不足,使得本课题的研究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及书写规则;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本单元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探究既是课程本身,又是一种学习方式
科学探究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五大主题之一,它是课程本身。同时,科学探究又是本次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本单元的第1个课题,《质量守恒定律》是进行探究学习的合适素材。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既要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式,又要利用探究学习的方式学习这一课题。
一方面,要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使学生明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制定方案 进行实验 搜集整理数据
结论与解释 反思与评价 表达与交流
另一方面,要通过本课题的教学使教师明了探究学习方式的使用应该注意的问题:
选准探究内容,这是上好探究课的基础。《质量守恒定律》就是一个适合进行探究学习的内容。对那些本身没有多大的探究价值,或者在相关的内容中间找不到合适的探究点,千万不要设计成探究课。
创设探究情境,这是上好探究课的先决条件。一般地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或任务驱动情境。《质量守恒定律》课题的探究,就是由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从“反应前反应物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的关系”创设问题情境的。
提出探究问题,这是上好探究课的前提。教师提是可以的,但最好是让学生自己提出来。教师建立桥桩,让学生自己搭桥实现跨越。
营造探究氛围,这是上好探究课的动力因素。要形成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探究氛围,大家都跃跃欲试,把探究学习推向高潮。
亲历探究过程,即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这是探究学习的核心要素,是实现新课程的核心目标──过程与方法、体验性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保证。要保证学生百分之百的参与。
启迪探究思维,这是探究学习的核心。要让学生开动脑筋,由事实归纳结论,运用已有知识对结论作出合理的解释,运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像在本课题的探究中就要归纳并准确表述质量守恒定律并从微观上进行解释、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表面上违反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
体现探究价值,这是探究学习的落脚点。探究学习不是为了探究而探究,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而探究。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过程与方法方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发展。
2.练习要讲求质,也要讲求量
化学方程式及其书写,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是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的。设计练习时要既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又要考虑问题的典型性。在训练中要反复强调反应进行的条件、生成物的气体符号、难溶物的沉淀符号都要书写完整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保证练习质量。练习的形式尽可能多一些,像文字改符号、简单配平、错题纠正等;独立练习、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教师评价、小组互评、板演众评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定的训练量。
3.严格把握教学的深广度
本单元的一些内容是需要学生在后继的学习中螺旋上升,不断深化理解,才能掌握的,在现阶段,要把握好教学的深广度。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不能企图一次完成而要在以后的不断练习中加深体会,逐步熟练。切忌一开始就做难度很大的练习,又讲多种配平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只会增大学习难度,影响学生学习和积极性。又如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只要求学生学习有关纯物质的计算,虽然教材指出了在实际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原料很多是不纯的,在进行计算时应考虑到杂质问题,这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一种辩证的思想教育。对于有关含杂质的计算,将在下册第八单元再作介绍,在本课题中不要涉及。
在本单元之前,学生对于化学变化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还具体地学习了氧气、自然界的水和物质构成的奥秘等知识,对化学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所牵涉的化学反应均用文字表达。这种表示方法只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无法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也无法反映出各个物质间量的关系,使用起来极不方便,不利于深一步学习化学。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入门的三种重要化学用语,掌握了它们才有可能学好化学。前两者前面已经学习了,为本单元的教学作了准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就可以从量的角度了解化学变化,解决用文字表达不方便的问题。
初中三年级的学生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他们的心理发展阶段由图像把握向符号把握发展,但还处于一种过渡时期,仍须依赖具体形象或图象的支持,才能认识事物,明白事理。学生对《化学》这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接触仅两个多月,积累的化学知识有限,加之第一次从量的方面研究化学反应的规律,知识和心理准备都不足,使得本课题的研究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及书写规则;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本单元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探究既是课程本身,又是一种学习方式
科学探究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五大主题之一,它是课程本身。同时,科学探究又是本次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本单元的第1个课题,《质量守恒定律》是进行探究学习的合适素材。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既要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式,又要利用探究学习的方式学习这一课题。
一方面,要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使学生明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制定方案 进行实验 搜集整理数据
结论与解释 反思与评价 表达与交流
另一方面,要通过本课题的教学使教师明了探究学习方式的使用应该注意的问题:
选准探究内容,这是上好探究课的基础。《质量守恒定律》就是一个适合进行探究学习的内容。对那些本身没有多大的探究价值,或者在相关的内容中间找不到合适的探究点,千万不要设计成探究课。
创设探究情境,这是上好探究课的先决条件。一般地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或任务驱动情境。《质量守恒定律》课题的探究,就是由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从“反应前反应物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的关系”创设问题情境的。
提出探究问题,这是上好探究课的前提。教师提是可以的,但最好是让学生自己提出来。教师建立桥桩,让学生自己搭桥实现跨越。
营造探究氛围,这是上好探究课的动力因素。要形成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探究氛围,大家都跃跃欲试,把探究学习推向高潮。
亲历探究过程,即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这是探究学习的核心要素,是实现新课程的核心目标──过程与方法、体验性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保证。要保证学生百分之百的参与。
启迪探究思维,这是探究学习的核心。要让学生开动脑筋,由事实归纳结论,运用已有知识对结论作出合理的解释,运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像在本课题的探究中就要归纳并准确表述质量守恒定律并从微观上进行解释、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表面上违反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
体现探究价值,这是探究学习的落脚点。探究学习不是为了探究而探究,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而探究。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过程与方法方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发展。
2.练习要讲求质,也要讲求量
化学方程式及其书写,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是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的。设计练习时要既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又要考虑问题的典型性。在训练中要反复强调反应进行的条件、生成物的气体符号、难溶物的沉淀符号都要书写完整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保证练习质量。练习的形式尽可能多一些,像文字改符号、简单配平、错题纠正等;独立练习、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教师评价、小组互评、板演众评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定的训练量。
3.严格把握教学的深广度
本单元的一些内容是需要学生在后继的学习中螺旋上升,不断深化理解,才能掌握的,在现阶段,要把握好教学的深广度。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不能企图一次完成而要在以后的不断练习中加深体会,逐步熟练。切忌一开始就做难度很大的练习,又讲多种配平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只会增大学习难度,影响学生学习和积极性。又如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只要求学生学习有关纯物质的计算,虽然教材指出了在实际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原料很多是不纯的,在进行计算时应考虑到杂质问题,这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一种辩证的思想教育。对于有关含杂质的计算,将在下册第八单元再作介绍,在本课题中不要涉及。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